【金代双鱼纹镜】 视频来源:新京报客户端 设计 张瑶 “镜者,所以照形也”,金代铜镜既有女真民族特色,又有中原特点并加以发展,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。 形...
铜镜就是古代用铜做的镜子。在古代,铜镜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关系,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。铜镜又是精美的工艺品。它制作精良,形态美观,图纹华丽,铭文丰富,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。镜以秦为最古,然而秦镜流传到今天的,都是出土之物,传世的都不可得到。
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上,铜是一个较早被我们祖先熟练使用的东西,比今天常见的铁要早的多。由此,我们可以看到,但凡比较古老的物件,几乎全部都是用铜元素所制作的。
从距今4000余年的齐家文化铜镜至清代镜鉴,中国国家博物馆的“镜里千秋:中国古代铜镜文化”展,首次全面、系统地展出了国博馆藏铜镜及其相关文物,时代蝉联,体系完备,让观众大饱眼福。
《古镜图录》中写道:“刻画之精巧,文字之瑰奇,辞旨之温雅,一器而三善备焉者,莫镜若也。”在《黄帝内传》中记载:“帝既与西王母会于王屋,乃铸大镜十二面,随月用之。”
讲述藏友的收藏故事,分享藏友收藏的经验,《家有收藏》继续“我和收藏的故事”第二季。 今天和我们分享收藏故事的,是萍乡藏友文先生。常年收藏铜镜的他今天要跟大家展示的是一面宋代的铜镜。文先生说宋代的铜镜是最花哨的,不仅纹饰多样,就连铜镜上都有时代信息。
我们知道,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,中国并非是青铜器的发源国,但青铜器确实是在中国达到过最辉煌、最鼎盛的时代。尤其是商周时期,青铜器的厚重古朴与精致小巧,走向了两个极端,也产生了诸如后母戊鼎与四羊方尊的绝妙艺术品。然而,伴随着铁器冶炼的成熟和陶瓷品的进步,青铜时代逐渐谢幕。
青花瓷(blue and white porcelain),又称白地青花瓷,常简称青花,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,属釉下彩瓷。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,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,再罩上一层透明釉,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。
中国铜镜有着悠久的历史。根据考古发现,中国铜镜最早是在黄河上游甘青地区的齐家文化中出现的(甘肃齐家坪、青海贵南)。据碳-14测定,齐家文化出土的铜镜年代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,距今约4000年(游学华:《中国早期铜镜资料》,《考古与文物》1982年3期)。
铜镜,一般制成圆形或方形,其背面铸铭文饰图案,并配钮以穿系,正面则以铅锡磨砺光亮,可清晰照面。据目前考古资料所知,最早的一面铜镜为齐家文化墓葬出土,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。铜镜在战国开始盛行,产量大增。
哎,你相信吗?一个姑娘,差点儿进了国家队,最后却成了明星。这可不是童话,是陈小纭的故事。她小时候,又学游泳,又学芭蕾,那叫一个能干!可命运这玩意儿,有时候真让人捉摸不透。游泳和芭蕾,是陈小纭儿时的梦想。
近日,云南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测人员首次在2个群体中拍摄到3只母猿分别携带有西黑冠长臂猿幼体1只。西黑冠长臂猿滇西种群目前可确认的仅有3个群体10余只个体,且仅分布于大雪山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。
沈阳市发布《关于调整机动车及非道路移动机械低排放区的通告》。通告自2022年2月1日起施行。通告规定,在全市行政区域内(不含高速公路),全天禁止...
2024年10月23日6时14分,我们迎来霜降节气。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,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。霜降过后天气渐冷、开始降霜,即将进入最冷的日子,注意防冻防感冒,做好养生。霜降三候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:一候豺乃祭兽;二候草木黄落;三候蜇虫咸俯。
生活中常有人脾气大,动不动就着急上火,心里像有团火烧着一样,烦躁的很,自己也知道这样不好,但就是控制不住,其实这多半是肝火太旺了。
11月9日,“李镇雨个展”在宝龙美术馆开展。走进展厅,如果不是观众衣服的多种色彩提醒,你会误以为走进一个纯粹的黑白世界。李镇雨 1959年出生于韩国首尔,现生活和工作于巴黎。深受单色画派影响的李镇雨,在文化交融中生长递进,艺术理念的核心是永恒。
2025年04月12日6时40分,兴安盟地区局部高速公路因受降雪天气影响至路面结冰、能见度降低,兴安盟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管理辖区高速公路暂不具备道路...
入境后即被闭环管理,无陕西省内自行活动轨迹,核酸检测结果阳性,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,目前在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...
人这一辈子,谁也躲不过因果。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,我们每个人都在因果的轮回中,或深或浅地留下自己的印记。
在这片天地褶皱里,水族人已栖居数千年。 他们的祖辈,传说是夏商时期从中原的烽烟里跋涉而来,带着古老的星图与文字。 我要认识水族,得拨开历史的尘烟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