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吻鱼赏析网

传世之宝!沈阳道古董店汝窑四系罐重现辉煌

发表时间: 2024-05-28 23:15

传世之宝!沈阳道古董店汝窑四系罐重现辉煌

一九九六年季夏,北京酷暑难耐,太阳火辣辣的,晒得人不敢抬头。周四凌晨三点,我们一行四人驱车赶往天津沈阳道古物市场。到地儿后刚一推开车门,一股热浪便扑面而来,早晨的天津都这么热,白天的气温就可想而知了。即便天气都热成这样了,古物市场里依旧是商贾云集,人头攒动,淘宝的人群蜂拥而至。改革开放,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复兴,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六千年来难得一遇的好机会。因此,诸多有识之士都加入到收藏大军的行列,他们热情高涨,兴趣十足,意志坚定,无论是刮风下雨,还是酷暑严寒,都阻挡不住热爱收藏的坚定信念。

天津沈阳道古物市场开办较早,占地面积很大,地摊摊位、古董店铺数量众多。大半天逛下来还真是个体力活。这次我们每人都买到了一些心仪的物件。按照惯例,逛完地摊在逛古董店铺。为节省时间我们分头行动。我与司机一组加快步伐,一连串走马观花的逛了几十家店铺后,刚好赶到一家店铺里有靠椅,于是就坐下来休息。店老板看到后笑脸相迎,主动点头打招呼,並吩咐店员赶紧上茶。我的司机一听店老板的口音,就问您是藁城人吧?没成想在古物市场里,竟然遇到了河北藁城的老乡。

大家彼此寒暄客套了一番之后,便开始步入正题。我的司机跟店老板说,您有什么好东西快拿出来让我们过过眼吧?店老板说好东西倒是有一件,在手里捂了很长时间了,镇店之宝,一直舍不得摆出来。今天遇到贵人了就请你们上眼吧!于是店老板从保险柜里拿出一个长方形的盒子,里面装的就是贴图中的汝窑天青釉划花填白彩、缠枝莲花纹高庄四系罐。

该罐高约23公分,模范印坯成型后,又经慢轮修坯、打磨。故器型规整,形态端庄,品相精美。同类器型的高装四系罐,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墓葬考古发掘中已有发现。器内外满釉,釉面布满极细的冰裂纹开片。坑口较好,釉面土沁轻微。釉色天青,釉水莹润,釉光如玉。挖足较浅,刮釉垫烧,足端留有敲击垫饼时留下的断茬痕迹。迎光侧视,釉下胎体隐现出划花填白彩、缠枝莲花花卉纹饰,罐体底边装饰一圈回文。罐体满工,缠枝莲花花卉纹饰图案布局合理,精美绝伦。

令人遗憾的是入窑烧制时摆放得窑位略偏,导致釉面出现阴阳脸。窑温偏低,釉面玻化度不够,致使釉下花卉纹饰不能完全显露出来。古人试烧此种青瓷的难度之大,可想而知。一方面要显露出装饰在胎体上的花卉纹饰,另一方面又要保留釉面的玉质感,要求窑温要恰到好处,因而导致成品率极低。倘若能够烧出合格产品的话,那一定是千窑一宝的绝世佳器。因此,这种不惜工本,追求完美艺术效果的做法,唯有皇家官窑而为之。

店老板说这件高丽青瓷四系罐,是他三年前出五万元高价从朋友手里买来的。听话听音儿,锣鼓听声儿。从店老板的口气中便知,他对这件汝窑高庄四系罐尚且茫然无知,还不知道自己的镇店之宝,其实就是汝窑而非高丽。只是当时他通过老乡得知了我的身份后,便狮子大张口,想要卖个好价钱而已。那时北京城里人均月工资还不到五百元,有专家测算一九九六年的一万元,相当于现在的二十五万元,那么,五万元到现在就是一百多万了。如果当年十万元买下这东西,就相当于现在的二百多万了。可见好东西在二十多年前也并不便宜。

文章到此,笔者提醒网友们需要关注的是,这件汝窑天青釉划花填白彩、缠枝莲花花卉纹饰高装四系罐的发现,填补了北宋汝窑青瓷,没有划花填白彩(青瓷镶嵌)的历史空白。佐证了青瓷镶嵌技法,并不是高丽陶工的伟大发明。当然,笔者只是一名普通的收藏爱好者,没有话语权。但是,作为一名中国人,收藏爱好者,有责任弘扬中华陶瓷文化。如果有国家级的文博单位对这件汝窑感兴趣,笔者愿意以临时借用的方式,借给文博单位的专家、学者们来研究鉴赏。

补发两幅自然光线拍照的图片,请朋友们欣赏。[握手][呲牙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