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表时间: 2025-04-22 14:46
这些观赏鱼你养着养着就没了?明明前天还活蹦乱蹦的,那是真的没问题吗?答案是你忽视了这些鱼的脆弱所在。
本期咱们来讲讲那些极易没有“征兆”就“暴毙”的观赏鱼,看看是否就在你的鱼缸中……
1. 霓虹灯鱼(一看水质,二看运气,买到放心鱼你就放心)
对水质要求高,亚硝酸盐耐受值仅0.02ppm。但是,暴毙的原因还不是因为水质波动。其实是携带了寄生虫(微孢子虫),在灯鱼里极为常见的一种专属寄生虫。特别是鱼在有外伤时,这种寄生虫24小时就能扩散至全身肌肉。同时,群养感染概率更大。
2. 红鼻剪刀(水质水质水质是关键)
一种群养鱼,对水质要求特别高,水中亚硝酸盐浓度超过0.1ppm,它们的红鼻子就会发白预警,有一条死亡后会释放警戒信息素,导致其他个体心率30分钟内+50%,鳃部血管破裂致死,48小时内全军覆没。
3. 七彩神仙幼鱼(一般人不要买小鱼)
这种鱼体表黏液比别的鱼要少很多,厚仅0.01mm(成鱼0.03mm),一旦水温差变化>1℃就会导致黏液脱落,容易让细菌24小时入侵脏器,导致衰竭。误食颗粒过大的饲料也会卡在食道,24小时不处理即死亡。
4. 玻璃猫鱼:(建议多搞点水草养)
“胆小鱼”,容易受激撞缸,而且脆弱,撞缸后造成骨骼破裂,外表却看不出。除了好看一无是处,属于银枪蜡烛头,又胆小又不行。
5. 金波子(好看是要付出代价的)
过分追求球体,人工改良后的先天缺陷,球型体肠道压缩至1.8倍,还扭曲,只要每日喂食量>体长1/10的饲料极易引发肠道感染阻堵。
6. 熊猫鳅(打氧温控不能停)
温度26度是红线,高于26度存活率直线下降。晚上主要用皮肤呼吸,占比65%。晚上对水中溶氧需求增加,氧气需维持溶氧>5mg/L(普通鱼3mg/L即安全),不然第二天你会收获满满的“惊喜”。
7. 巧克力娃娃(自己吃自己)
不吃东西是因为只对移动目标有反应,一旦72小时未进食会触发肝细胞自噬,超 96小时未进食会引起多“器官衰竭”。没空打理的朋友切记勿入手!
【写在最后】:一般这些鱼突然“暴毙”,其实也是有原因的,但一般肉眼观察不易找到。加上照顾起来,需要一定的设备和功夫,所以建议入手的朋友,要有心里准备再入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