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表时间: 2024-12-25 07:30
冬春季是流感的高发期,不少人可能觉得“感冒嘛,扛扛就过去了”,结果却拖到高烧不退,甚至发展成重症,危及生命。作为急诊医生,我们见过太多这样的病例,所以今天就用最通俗的语言,告诉大家流感到底是什么、谁最危险、怎么防护,以及常见误区。希望每个人都能平安度过流感季!
一、流感和普通感冒的区别
很多人分不清流感和普通感冒,认为“流感就是感冒”。其实,两者是完全不同的!
流感症状更重、更急,尤其是儿童、老人和慢性病患者,一旦感染,进展会非常快,必须重视。
二、流感高危人群
以下人群感染流感后,可能更容易发展为重症:
1. 儿童:特别是5岁以下的孩子,免疫系统发育尚未成熟。
2. 老人:65岁以上老人,免疫力较弱。
3. 孕妇:妊娠期身体负担重,容易受到病毒侵害。
4. 慢性病患者:比如糖尿病、高血压、心肺疾病、肾功能不全等。
5. 肥胖人群:肥胖会影响免疫功能,增加感染后并发症的风险。
急诊科经常接诊这样的高危患者,一旦发热、咳嗽,家属直接送来。很多时候,患者已经出现严重并发症,比如呼吸困难、重度脱水等。
三、流感的预防重点
预防流感,早做准备最关键!以下几条是普通人一定要记住的:
1. 接种流感疫苗
• 每年接种一次,尤其是高危人群。疫苗虽然不能100%防止感染,但可以显著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。
• 接种后需要2周时间才能产生抗体,所以最好在流感季来临前完成接种。
2.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
• 勤洗手:病毒可以通过接触传播,用肥皂和流水洗手至少20秒。
• 戴口罩:在人群密集的地方,佩戴口罩可以有效减少飞沫传播。
• 减少聚会:流感季避免去人多密闭的场所,比如商场、电影院等。
3. 加强自身免疫力
• 均衡饮食,多吃蔬菜水果,补充维生素C。
• 保证充足睡眠,成年人每天至少睡7小时。
• 适度运动,每周至少3次,每次30分钟。
4. 病人要隔离
• 感染流感的患者是“病毒传播源”,在家最好单独一间房,避免和家人密切接触。
• 使用过的纸巾、口罩要及时丢弃。
四、流感常见误区
普通人对流感有很多误解,有些甚至会害了自己,以下几个误区你一定要知道:
误区1:高烧一定是流感
高烧只是流感的常见症状之一,但并不等于所有高烧都是流感。比如,孩子高烧可能是扁桃体炎、细菌感染等引起的,千万不要盲目用药。
误区2:吃抗生素能治流感
抗生素对细菌有效,但流感是病毒感染,用抗生素不仅无效,还可能引起耐药性问题。抗病毒药物(如奥司他韦)才是流感的对症治疗。
误区3:多喝水、多休息就够了
轻症流感确实可以通过多喝水、休息来缓解,但高危人群或出现呼吸困难、持续高热等症状时,必须尽快就医,不能拖延。
误区4:得过一次流感就不会再得
流感病毒每年都在变异,即使得过一次,仍然有可能感染新的病毒株。
五、医生的提醒:这些信号要马上就医!
以下几种情况提示可能发展为重症流感,需尽快就医:
1. 高烧(≥39℃)超过3天不退。
2. 呼吸困难、胸闷。
3. 持续严重咳嗽,甚至出现咳血。
4. 孩子精神状态不好(嗜睡、反应迟钝)。
5. 老人出现意识模糊或食欲极差。
急诊医生经常见到这样的患者,拖着高烧不退来就诊,有些已经肺炎严重到需要上呼吸机。所以,别拿流感当小事!
结语:别让流感成为“无法承受的代价”
流感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忽视它、误判它。急诊医生在流感季的工作就是为大家筑起健康的屏障,但更重要的是,每个人都能提高警惕,做好预防。
希望大家能牢记:接种疫苗、勤洗手、戴口罩、出现症状及时就医。让我们一起度过一个健康、平安的冬天!
(本文由急诊科医生整理,欢迎转发分享,让更多人学会保护自己和家人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