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板桥1693年——1765年,字克柔,又名板桥,人称板桥先生,江苏兴化人,祖籍苏州,清朝书画家、文学家,“扬州八怪”代表人物。
导读:我们能见到的古人书画并非尽善尽美,或因保存不善,或因纸质墨色脱落等问题。致使作品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,后代书画家为了恢复当初的原貌会在书画上给与补充。
郑板桥的绘画艺术在清代初期我国书画艺坛上,升起一簇闪耀着奇光异彩的艺术巨星,这就是画史上著名的“扬州八怪”。
他年过50才做了一个小官儿,到潍县当了一个知县,又遇到了连年灾荒,他迫使当地的地主平价卖粮采取了一系列的救济灾民的措施,这些措施引起了当地贪官污吏和恶豪劣绅的不满,向朝廷诬告他,于是便辞官回家,他就是郑板桥,临走的时候只留下了一轮明月,两袖清风。
阅读文章前,麻烦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方便讨论和分享,小编将持续更新,感谢您的支持在中国文化中,竹子一直被赋予着特殊的意义,不仅在画作中频频出现,还常常成为文人墨客们创作的题材。郑板桥(郑燮)是其中一位热衷于表达对竹的热爱的文人。
郑板桥画了幅竹子,徐悲鸿手痒补画几片竹叶,网友:画蛇添足他觉得郑板桥画的竹子不好,随手添了几笔,画完后:罪过罪过
墨梅图 元 王冕/绘 资料图片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清 郑燮/绘 资料图片在诗与画的关系上,最著名的说法出自苏东坡的《书摩诘〈蓝田烟雨图〉》:“味摩诘之诗,诗中有画;观摩诘之画,画中有诗。”本来苏东坡用画的优越来赞美诗的精彩,仅指王维的诗作,并不具有普遍性。
郑板桥墨竹画的美学意蕴探析■ 黄小舟郑板桥引言郑板桥的一生只画兰、竹、石,自称“四时不谢之兰,百节长青之竹,万古不败之石,千秋不变之人”。他的诗书画,史上称之为“三绝”,是清代极具代表性的文人画家。
《竹石兰蕙图》 款识:南山献寿高千尺,劲节清风觉更高。积行人家天所佑,兰荪蕙种自能饶。乾隆丙子,写祝刘母卞太君八十《竹石图》 款识:两枝老干无多叶,让尔新篁正展翎。铁骨霜皮终有用,他时留取造柯亭。板桥郑燮写。乾隆甲申。《清风疏竹图》 款识:一两三枝竹竿,四五六片竹叶。
近日,云南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测人员首次在2个群体中拍摄到3只母猿分别携带有西黑冠长臂猿幼体1只。西黑冠长臂猿滇西种群目前可确认的仅有3个群体10余只个体,且仅分布于大雪山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。
人这一辈子,谁也躲不过因果。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,我们每个人都在因果的轮回中,或深或浅地留下自己的印记。
最近的上海一批文旅新去处崭新亮相既有新看点,又有新体验值得我们前去一探究竟敦煌当代美术馆历时三载,敦煌当代美术馆在上海杨浦落成,并以“境象敦煌”作为开幕首展正式向公众开放,首展将持续至2025年5月31日。首展“境象敦煌”,通过独具特色的展陈,呈现这座全新美术馆的风貌。
葱烧牛肉。芦笋滑蛋。柠檬烤翅。土豆咖喱牛肉。油焖大虾。一人份小火锅。
11月29日,记者从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、太原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获悉,太原西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低空经济产业园项目EPC总承包招标公告已公示。本项目总投资约348500万元。
本文来源于 顽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现在文玩这个词已经走进了大众的视野,但是到底什么是文玩?可能好多朋友还不太清楚,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个话题。说起文...
阅读此文前,诚邀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,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,感谢您的支持!文案丨医师老李科普编辑丨医师老李科普一位68岁的张奶奶最近来到医院复诊。她说自从服用螺内酯以来,家里人就不让她喝一口汤,连最爱的排骨汤也不行。这让她觉得生活失去了一大乐趣。
“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”,时间过得真快,明日我们将迎来2024年的中秋节。中秋节,又名拜月节、团圆节,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。
图由王新提供12月1日,记者从蚂蚁森林墨脱格当保护地获悉,首届墨脱观鸟邀请赛圆满收官,本次比赛共招募和邀请分别来自于北京、广东、福建、四川、江苏、重庆、云南、湖北、西藏、甘肃、湖南、新疆、上海13个省区直辖市的37位参赛队员对格当乡地区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,并取得了极好的成果。
人生无常,世事难料,每个人都在人生路上踯躅前行,面对人生中的无奈,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。或许,我们常常会在繁杂的生活中迷失了自己,但不论是哪个的我,它的基础就是平安健康,开心快乐,这始终是一个人对待生命的态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