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表时间: 2025-05-03 18:29
在阅读此文之前,麻烦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,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,感谢您的支持。
文|瓜甜理下
编辑|瓜甜理下
五一假期第二天,湖南张家界因“上千游客深夜滞留山顶高喊退票”登上热搜。
这场持续至凌晨的混乱,不仅暴露了景区管理的短板,更折射出国内旅游市场长期存在的矛盾。
游客亲述:排队7小时,下山路变“受罪路”
据多名游客反映,5月2日下午4点起,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百龙天梯、天子山索道等热门项目已排起长队。
有游客称,原计划乘坐电梯下山,但排队7小时仍未登梯,最终徒步数公里山路至凌晨1点才抵达山脚。
更有游客描述,现场因缺乏疏导,队伍拥挤混乱,“烟味汗味混杂,险些发生踩踏”。
景区数据显示,当日接待游客达8.2万人次,远超9.8万的日最大承载量。
索道设计运力仅每小时1200人,但高峰期排队人数超4000人,运力严重不足。
景区致歉:人潮超预期,应急预案失效
面对质疑,张家界景区管理局连夜发布致歉声明,承认“游客量激增远超预期”,并解释已增派15辆大巴疏散,但因山路狭窄限行,周转效率低下。
同时,景区承诺对受影响游客发放门票优惠券,并计划投入2000万元升级票务系统,引入实时排队预警功能。
然而,游客并不买账。有网友吐槽:“明知五一爆满,为何不提前限流?” 事实上,这已非张家界首次因滞留引发争议。
2024年10月,天门山景区同样因索道运力不足,导致游客寒风中苦等4小时。
矛盾升级:景区承载力VS游客体验
业内人士分析,张家界事件暴露三大矛盾:
1. 游客激增与设施老化的冲突:天子山索道等设备运力多年未升级,难以应对节假日客流;
2. 线上预约与线下管理的脱节:虽推行分时段预约,但未实时公示排队时长,游客“盲选”热门时段;
3. 逐利冲动与安全责任的失衡:景区为增收开放VIP通道,普通游客权益受损,加剧不满。
数据显示,今年五一首日张家界游客量达30万,较去年翻倍,远超最佳舒适承载量。
破局之道:技术赋能与游客理性双管齐下
面对困境,游客与专家纷纷建言:
· 技术升级:如建立实时预警系统,排队超2小时自动触发退票通道;
· 补偿机制:参考航空延误标准,对滞留超3小时游客经济赔偿;
· 错峰引导:与地图App合作发布热力图,分流游客。
景区亦表示,将增设多语种服务岗,应对境外游客增长趋势。
反思:旅游经济不能只赚“人头费”
这场风波为全国景区敲响警钟:若只顾门票收入,忽视服务与安全,最终只会透支口碑。
正如游客所言:“我们理解景区的难处,但更需看到改变。” 节假日旅游,不该是一场“花钱买罪受”的博弈。
你是会选择五一去人挤人,还是错峰旅游?
欢迎评论区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