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吻鱼赏析网

亲身体验!不吃药如何有效降血糖?——大姐的经验分享

发表时间: 2024-12-26 13:24

亲身体验!不吃药如何有效降血糖?——大姐的经验分享

[1]何丹丹,周毅彬,许慧琳,等.上海市闵行区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就医轨迹变化与血糖控制水平的研究[J/OL].复旦学报(医学版),1-9[2024-12-05].http://kns.cnki.net/ kcms/detail/31.1885.r.20241112.1204.002.html.

[2]连依琳,李晨,卢鹏,等.糖尿病和血糖控制水平对结核病发病危险的干扰: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[J/
OL].南京医科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1-6[2024-12-05].http://kns. cnki.net/kcms/detail/32.1442.R.20241105.1713.006.html.

[3]叶桂兰,余静.综合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效果评估[J].中国医药指南,2024,22(30):43-45.DOI:10.15912/j.issn.1671-8194.2024.30.012.

高血糖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代谢类的疾病。根据调查显示,近30多年来,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,2021年中国20-79岁人群中糖尿病患者有1.17亿。但我国的糖尿病诊断率仅有30-40%,即每10个糖尿病患者中,只有3-4人知道自己有糖尿病。

来自湖北的孙兰,今年52岁,在社区服务站工作,工作内容相对清闲。孙兰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专研美食,爱做也爱吃,尤其是各种面食,早上一碗热汤面,晚上一碗炸酱面,吃上一口一整天都回味无穷。除了面食之外,孙兰也常常做一些点心,闲来无事尝两块,打发一下时光。也正因如此,52岁的孙大姐逐渐腰肥体胖起‍来

2018年9月19日,孙兰所在服务站就关于新建电瓶车充电桩规划一事,要征集居民意见。孙兰每天为了这件事跑上跑下,忙的不可开交。也不知是不是最近太累的原因,孙兰这段时间总是觉得身体很疲乏,每走两步就会大喘气,走路多了之后更是觉得脚部异常沉重,迈不开腿。孙兰心想难道是自己年纪大了腿脚不好使了,但杂七杂八的事情一忙起来也就没在多想。

12月12日,天气渐冷,孙兰上了年纪不愿经常出门买菜,就常常做一碗热腾腾的面条,抗饿还能驱寒。可孙兰总是在饭前就觉得很饿,饿起来心慌、浑身冒冷汗,吃完饭后总是会“发饭晕”,觉得上眼皮和下眼皮打架,一定要休息一会儿才行。孙兰一开始以为冬天容易困是常态。

可是却不止于此,孙兰还常常会有烧心的感觉,大口大口的喝水也很难减轻,晚上起夜要有五六次体重也减轻了快十斤,整个人看上去消瘦很多。孙兰的女儿发现了母亲的异样,担心母亲的身体,于是带着孙兰来到医院就诊。

医生在了解孙兰的基本情况后,开了血常规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查。结果显示空腹血糖值为12.4mmol/L(正常值为3.9-6.1mmol/L),餐后两小时血糖为16.6mmol/L(正常值应小于11.1mmol/L),糖化血红蛋白指数为7.5%(正常范围为4%-6%),空腹胰岛素值为28.7μU/ml(正常范围为3-25μU/ml),提示存在胰岛素抵抗。根据检查报告和孙兰“三多一少”的症状,确诊为2型糖尿病

孙兰的女儿焦急的问道:“医生,我母亲的病是因为什么带来的,她平时也不爱吃甜的呀?”医生询问孙兰的日常习惯后,耐心的科普到:“你的饮食习惯中喜欢吃面食,这些面食主要是由碳水化合物组成,这种成分在体内被迅速分解成葡萄糖,会使得血糖快速升高你平时吃面食从不加以控制,久而久之就带来了糖尿病。”医生叮嘱她一定要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,并且要经常锻炼身体,调整生活习惯孙兰听后连连点头。

糖尿病的成因有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,2型糖尿病的发生大多与不良的生活习惯相关,可能是由于食物摄入过多、运动不足、药物使用不当等原因使得的。如果高血糖的症状持续存在且不加以控制,就会带来一系列的糖尿病并发症,如糖尿病肾病、糖尿病神经病变等,严重危害患者健康。

回家之后,孙兰对自己的糖尿病也不敢掉以轻心,开始按时服用降糖药,并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,每天晨跑锻炼身体。但由于上了年纪⁤,孙兰运动了几天就坚持不下去了,饮食方面会搭配蔬菜肉食一起吃,可面食的摄入量还是过多。几次复查显示,孙兰的血糖值总是在临界值上下飘忽不定,但人不再继续消瘦,也没有多饮多尿的症状了,慢慢地就把糖尿病这件事抛诸脑后了。

天有不测风云,2019年7月天气渐热,孙兰在拜访老人的社区工作时,总觉得鞋子磨脚
,没走两步就会疼,回家检查发现自己的脚趾被磨出了两个大水泡。孙兰挑破后上了药后也没太放在心上,谁想到三天后,伤口不但没有愈合,还开始溃烂,并且分泌一些白色粘液。这可把孙兰吓坏了,赶紧前往医院检查。

到医院后医生进行初步查体后,开了随机血糖、血常规以及CT等检查,结果显示空腹血糖值高达16.2mmol/L,血酮值为1.1mmol/L,CT结果显示右足多发骨质密度减低,第1跖趾关节轻度骨质破坏,骨皮质侵,第1~4趾骨多发不同程度趾骨缺,残端不规则变细。确诊为糖尿病足

医生在了解到孙兰并没有完全改变之前的饮食习惯后,长叹一口气道:“你现在的糖尿病足就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带来的足部损伤,通常表现为足部溃疡、感染,甚至严重时可能需要截肢如果再不好好管理血糖,各种糖尿病的并发症都会找上门,再有钱也治不好!”

孙兰一听可能截肢,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,脑袋里面一片混乱。孙兰一直觉得自己身边很多人都有糖尿病,只要按时吃药,也不会发生什么严重的疾病。哪能料到自己不正确的生活方式,让糖尿病变得越来越严重,最终还是让自己的身体受罪遭殃。

这番话彻底的点醒了孙兰,她终于意识到糖尿病的危害,并下定决心从生活习惯做出改变。回家以后孙兰查阅了很多关于如何控制血糖的方法,空闲时间还会参加医院举办的糖尿病科普义诊活动,学习了不少知识。她了解到高血糖的发生和自己的生活习惯、饮食习惯密不可分,于是为自己制定了一份科学有效的控糖计划,并且每天都严格执行

2019年9月15日,孙兰回到医院复查,检查结果让所有人都震惊不已。空腹血糖值为4mmol/L,餐后两小时血糖为10.1mmol/L,均在正常范围内。医生看到这个结果也十分激动,不禁感概自己从医多年,很少见到像孙兰这样仅靠调整生活习惯,在半年内就把空腹血糖值降至正常水平的患者,临床上很多患者靠吃降糖药都无法达到这个效果

孙兰成功降血糖的案例在院内带来了广泛关注,很多糖友得知后也都十分惊喜,纷纷慕名而来向孙兰取经。大家左一句恭喜右一句羡慕,把孙兰团团围住,七嘴八舌地问道:“您到底是从哪里学到的降血糖的独家秘笈啊,居然能让血糖值恢复到正常?快给我们分享一下吧,我们都可羡慕了!”

孙兰两手一挥道:“哪有什么独家秘笈啊,都是自己给自己制定地计划,只不过我做对了这三件小事罢了。很多高血糖患者只知道控糖、多锻炼、按时吃药,但只做到这三点是不够的,我这三件小事啊简单的很,只要每天坚持绝对是事半功倍,保证让自己的血糖稳稳的!

第一点就是要注意饮食习惯。很多糖友认为只要不吃糖,就能没事,其实不然。控糖是不只是单纯的糖,而是总的摄入量和饮食结构的平衡。米饭或面食中的含糖量比肉类和蔬菜中的含糖量要高,每一餐只要少吃主食,多吃蔬菜和肉。还要特别注意吃饭的顺序,先吃菜、吃肉,然后再吃主食。

在食物的选择上也要注意,血糖高有六不吃,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,不要食用以下六种食物,红薯、蜜饯、柿子、蜂蜜、冰淇淋和酒多食用蔬菜,和五谷杂粮等等,多吃含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,同时要注意少食多餐,限制盐分的摄入,通过合理的控制饮食,来控制血糖水平。

第二点就是要坚持运动。很多糖友都因为年纪偏大,觉得没力气,也就越来越不爱运动。可身体疲惫乏力恰恰就是高血糖使得的,多运动也能更多的消耗掉血液中的糖分。而且锻炼身体一定要循序渐进,且要能够坚持下来。

不同时间段的运动,对身体内分泌产生的干扰不一样,下午或傍晚运动能更好地降低血糖。对于体质相对较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,最优的控糖运动方式为“高强度间歇性训练”。是指在此短时间内全力快速、爆发式地运动,并与低强度运动间歇循环进行,如跑步、跳绳、动感单车等。如果是不适合高强度运动的糖尿病患者,慢跑是一种较为适宜的选择。这种运动形式相对缓和,不会使心跳呼吸过于急促。

第三点就是调节心态、稳定情绪。很多糖友在患病后都容易焦躁不安、过分担忧,总是要时不时监测一下自己的血糖水平,生怕自己的病症变得严重,最终还会给家人带来负担。但情绪起伏和糖尿病的发生脱离不了关系,当情绪多变时反而会容易让身体的升糖激素分泌增加,使得血糖上升

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,一定要认识到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,要学会与之共存,在有限的条件下更好的工作和生活。可以参加一些针对糖尿病患者的社团或组织,多与他人进行交流,相互支持和鼓励。或是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,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态度,不要被糖尿病打倒。

(注:《回顾:52岁大姐不吃药,血糖从12.5降到4,分享:坚持做到这三点》人名均为化名,部分图片为网图;文章禁止转载、抄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