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吻鱼赏析网

白茶品味之争:白毫银针与寿眉,你的选择透露了你的品味?

发表时间: 2023-12-06 17:08

白茶品味之争:白毫银针与寿眉,你的选择透露了你的品味?

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

丨首发于头条号:小陈茶事

丨作者:村姑陈

《1》

印象中,已经许久没有下雨了。

前日,雨从夜晚下到天亮,细雨霏霏,飘飘摇摇,忽大忽小。

推开窗,外面的风很静,云雾缭绕在天边。

此景此景,世间的色彩,都淡了层次。

要不是感受到周身的寒意,这氛围不是春光,也胜似春光。

到了傍晚,突然放晴。

霞光从云层间悄悄冒出光芒,天空湛蓝,满天巧云。

令人浮想联翩,灵感充盈。

有位茶友来讨论事情,说,他刚开始喝白茶的时候,经常被周围朋友笑话。

因为他喜欢喝寿眉,觉得甜润,而不喜欢喝白毫银针,觉得滋味淡。

于是乎,朋友都觉得,他品位差,爱喝粗枝大叶的寿眉。

真正懂喝茶的人,有生活品质的人,肯定都愿意喝高档茶,喝白毫银针那样都是芽头的白茶。

现在,这位茶友倒是释然了。

喝自己的茶,让别人说去吧。

不是没钱买不起,而是就喜欢喝寿眉的口感,有钱难买我高兴,不是吗?

《2》

听到茶友心路历程的变化,村姑陈觉得很欣慰。

并且,由衷地为他感到开心。

喝茶,从来不分高低贵贱。

爱喝寿眉的茶客,也从来不是比人低一等的。

什么时候,这个社会是以喝茶论成败了?从来没听说过。

白毫银针、白牡丹、寿眉,是白茶的三大品类。

它们代表的,是白茶的不同采摘标准。

白毫银针固然有名,能喝得起的人,也都是经济条件比较好的,对喝茶有更高追求的朋友。

前提是,你买的是高山的、太姥的银针。

如果只是؜几百块钱一斤,喝个名字,不在乎品质,香气滋味如何,那就另当别论了。

反之,寿眉里也有品质很高的产品。

假如你买的是高山的,产区好、工艺好、储存好的寿眉,色香味俱全,喝起来是很鲜爽宜人的。

老实说,不比那些“冒牌”的太姥银针差。

所以
⁢,在白茶圈里,喝什么品类不重要,重要的是会买好茶,会选择适合自己口感需求的茶。

很多刚入门的朋友,盲目地去喝白毫银针,大概率是喝不懂的。

看到白毫银针清浅的茶汤,几乎没有太多的颜色,会觉得没滋味;

闻到白毫银针清莹的毫香,则觉得青草味太重,没做熟;

喝到白毫银针清鲜醇爽的茶汤,更是觉得,太淡了,跟白开水一样……

种种误解,都和顶级白茶白毫银针有关。

俗话说,人红是非多。

茶红了,照样流言蜚语四起。

相比起其他白茶,滋味感更强烈一些,我们在喝茶时,更注重感受舌面上香气与滋味的层次变化。

到了白毫银针这里,更多的是享受浓密的白毫,带给汤水的稠滑度,鲜爽感。

而想要体验到这些,必须得有一定的喝茶段位才行。

假如从来没有喝过白茶,或者以前喝茶都是囫囵吞枣,没有细致地去感受,便难以喝懂白毫银针的美妙之处。

既然如此,又何必强求呢?

《3》

比起白毫银针,寿眉更适合大众去喝。

最简单直接的一点原因是,它容易喝懂。

回忆我们俩第一次喝白毫银针的时候,不夸张地说,以为在喝开水。

更准确点,是加了两三片茶叶的水。

后来又喝了白牡丹,仍然觉得淡。

甚至连方大师的四季牡丹,都喝不出区别,现在想想,实在是太暴殄天物了。

而经过了天天喝,认真喝,反复喝,努力学习的过程,才真正喝懂了白茶的不同品类。

言归正传。

不管是充满草药香的春寿眉,还是花香甜美的秋寿眉,新茶客都会喜欢。

毕竟,没有人会拒绝一杯香软细滑的茶汤吧?

寿眉的香气,是清郁的草药香结合馥郁的花香,汇集了兰、桂、茉莉、栀子、含香等各种鲜妍明媚的花香。

即使是没喝过白茶的普通人,也愿意欣然接受寿眉。

尤其是秋寿眉,由于生长季节的缘故,使得它拥有了宽阔的叶片,粗壮的茶梗,厚实的蜡质层。

茶叶中,蕴含着丰富的果胶物质和可溶性糖。

如此一来,冲泡出来的茶汤滋味,更加甜润,更加柔和。

喝茶的人当中,想要找到不喜欢这种口感的人,还真是有点难度。

另外,寿眉的可选性也很丰富。

除了春寿眉和秋寿眉,还有寿眉散茶和寿眉饼,新茶寿眉和老茶寿眉,都各有风味,各有特点。

在白茶的价格中,寿眉相对平价。

因为产量大,新手喝到、买到的机会,相对更多。

如果想要尝试喝白茶,又担心价格太贵,不适合自己,就优先选择平价的寿眉吧。

万一买错了,不喜欢喝⁩,送给亲朋好友,做个顺水人情,也挺好。

《4》

每年的断货王,排在前几名的基本都是白牡丹。

白牡丹凭借着清新的香气,清润的汤水,在江湖上占领了一席之地。

是很多茶友心头的“白月光”,不论新老,都喜欢喝。

所以,初入门的茶友,也可以将白牡丹作为品尝的对象。

之所以没有首先推荐白牡丹,而是寿眉,是因为白牡丹的价格要比寿眉更贵一些。

在亲民这方面,还是比不上寿眉。

不过,有条件的话,建议都买回去试喝、对比。

在白牡丹这一类白茶里,还包含了特级白牡丹,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“牡丹王”。

牡丹王的采摘时间,与白毫银针极其接近。

所以,它们的外观、香气、滋味,都很相似。

别说有些茶友看到牡丹王,错将其认成是白毫银针,就连喝茶汤的时候,都没喝出区别。

对于完全没经验的新手,喝牡丹王,还是会觉得淡。

而已有一定经验的茶客,往往会把牡丹王作为过渡品,作为自己向白毫银针进阶的标志。

其实,喝懂白茶的过程,和学习其他技能是一模一样的,要脚踏实地,一步一个脚印。

喝懂了寿眉,再去喝白牡丹,最后登上白毫银针这座高台。

循序渐进,认真品尝。

一段时间后,你会发现,你能喝懂茶香的层次,茶汤的厚薄,稠与滑的具体表现……

就像游泳,从只会在水里扑腾,到慢慢浮起来,是时间的问题。

重在坚持。

《5》

想喝懂一种茶,靠的是经验,见多识广。

多喝多学多总结,才是王道。

所以,在选择入门茶的阶段,就要慎重。

如果选择错误,自己段位有限,喝不懂其中的精髓,则很有可能对某一大类茶产生误解。

就像很多人因为喝不懂白毫银针,从而认为所有白茶喝起来都一样,都淡。

喝茶,不能急于求成。

尤其是面对一种从来没接触过的茶类,更要慢慢学习。

先喝懂初步的寿眉,再去喝更高更深层次的白牡丹、白毫银针,就容易得多了。

原创不易,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,请帮忙点个赞。

关注【小陈茶事】,了解更多白茶,岩茶的知识!

小陈茶事村姑陈,专栏写手,茶行业原创新媒体“小陈茶事”主笔,已出版白茶专著《白茶品鉴手记》,2016年-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