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吻鱼赏析网

白毫银针白茶:普遍问题还是品质特点?

发表时间: 2024-02-05 16:58

白毫银针白茶:普遍问题还是品质特点?

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

丨首发于头条号:小陈茶事

丨作者:村姑陈

《1‏》

最近购置年货,好友趁此机会买了不少东西。

前几年尚且只有“双十一”这一个商品大促的时候,现在却有好几个。

就连每年购置年货的机会,也被网购所占有。

不说其他的,方便是真的。

感叹生活如此便利的时候,又有一个快递发来消息显示已发货。

‪心里对于网购这件事还是保持一个积极的态度,虽然一部分商品的品质确实令人担忧。

但是这种问题属于商家的原因,与网购本身的关系不大。

接近年关,相信不少人的家中已经购置好各类年货,一切只准备新年的到来。

这两天在喝茶的时候,朋友喝完几冲之后感叹:“这份白茶挺耐泡的。”

心里还寻思着他对于茶叶的耐泡度还有见解,便问他:“耐泡度是怎么体现的?”

“很简单啊,你看这泡茶,都泡了这么几冲了,喝起来滋味一点都没减淡,一看就很耐泡。

不像白毫银针,喝起来滋味那么淡,一点都不耐泡。”

通过茶汤滋味来判断茶叶是否耐泡,这也是一种方法。

但要说白毫银针不耐泡,那可就太不正确了。

究竟,茶叶的耐泡度与什么有关呢
?

《2》

一份茶叶是否耐泡,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内含物质的多寡。

内质丰富,营养物质能够支撑茶叶冲泡十余次,那么这款茶肯定是耐泡的。

品质好的白茶,内质往往都很充足。

关于白茶的品质,一般与三个方面有关,产区、工艺与储存。

产区越好的白茶品,质越好,毕竟根据产区的不同,白茶也会有相应的划分。

高山茶园里采摘下来的白茶,就品质而言,比起平地茶品质更好。

高山茶园,不管是空气、水源、土壤还是光照,都是非常适合茶树生长发育的。

身处高山,氧气充足,空气比较清新,茶叶在生长过程中所吸收的空气都是纯净的。

海拔比较高,光照时间更长,温度也适宜对于茶树的生长十分有利。

高山茶园的土壤,土质疏松,土壤透气性比较好,适合茶树的生长。

在这样一个环境中,对于茶树的生长和发育是有利的。

而平地茶园,各方面条件都比不上高山茶园,茶叶的品质自然没有办法进行比较。

《3》

好的产区能够产出好的原料,但是工艺也同样重要。

白茶的工艺比较简单,只包括萎凋和烘干。

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能够让白茶的含水量能够达标,帮助白茶在后续储存过程中不会受影响。

虽然萎凋和烘干听起来比较简单,但也存在不少的细节。

有一些茶友认为白茶的供应就是纯日晒,将白茶放在烈日下进行暴晒,将水分晒干就可以了。

实则不然,白茶的日晒是有条件的,一般都

是在早晚太阳光不太强烈的情况下拿出来摊晾。

并且,光靠日晒是没有办法将白茶晒到含水量达标的。

制茶师傅根据自身经验,为白茶选择最合适的萎凋方法。

根据天气的不同和茶叶自身的差别,不同的白茶所需要萎凋的时间也会不同。

当然,烘干也是,制茶师傅根据茶叶的干燥程度,制定不同的烘干计划。

萎凋和烘干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,很多细节需要把控。

特别是白毫银针,它的工艺更麻烦。

因为白毫银针主要是芽头,芽头的烘干更困难。

如果是寿眉,大多数时候是茶梗和叶片,烘干自然难度不大。

但是白毫银针,如果用力过猛,那么芽头的内质就会受影响。

如果烘干力度不大,可能只是外表看起来已经烘干了,但事实上内质含水量还很超标。

这样的白毫银针一旦进行储存,几个月后,你就会发现香气滋味都很淡,这说明已经跑气了。

如果置之不理,那么后面就会更加严重,生出酸味,受潮变质。

《4》

当然,受潮变质也有可能是没有储存好,白茶的储存对于品质也会有影响。

储存,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细节,很多人都不以为然,觉得存茶很简单。

存茶确实不难,将白茶放入铝袋中,绳子扎紧袋口。

然后放入食品级塑料袋中,同样使用绳子系紧袋口,再
放入纸箱中。

将纸箱的缝隙使用胶带全部贴紧,密封储存。

纸箱放置在离墙离地的置物架上,房间密封、避光、干燥、阴凉、无异味。

房间不可以是厨房或者地下室,厨房异味太多,地下室阴暗潮湿。‬

这样存茶,就能够保证白茶不会被存坏。

但是,有一些茶友对此并不在意,一意孤行,按照自己的方法随意存茶。

结果,一年之后,在检查茶叶的时候,发现已经生成酸味了。

存白茶,一定要小心受潮问题。

特别现在的南方正处于回南天,墙面、地面都非常潮湿。

有些茶友喜欢将纸箱放在床底下,水汽就会把纸箱打湿,导致纸箱失去密封能力。

然后再趁机会进入纸箱中,让白茶与水汽接触,最后让白茶变质。

变质后的白茶,自然变得不耐泡。

《5》

关于白茶的耐泡度,有些人会有一些误解,认为寿眉比白毫银针耐泡。

因为喝不懂白毫银针,所以错将白毫银针的鲜爽当成了滋味淡。

于是便觉得白毫银针的耐泡度不如寿眉。

还有人觉得白毫银针的芽头太嫩,看⁨起来就不耐泡。

白毫银针的芽头是否鲜嫩,与耐泡度并没有直接关系。

芽头里面有着丰富的营养物质,自然在耐泡方面能够占据更大的优势。

一款白茶的耐泡度除了与品质有关外,还和冲泡手法有一定的关系。

将白茶进行闷泡,茶叶内的物质在沸水的刺激下过度析出。

内质释放太多的同时,茶汤也变得苦涩,滋味过浓。

这种情况下,茶叶的内质很难支撑闷泡十余次。

一份白茶的内质,再充足也会有用尽的时候。

使用正确的冲泡手法,才能准确判断一款茶是否真正耐泡。

原创不易,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,请帮忙点个赞。

关注【小陈茶事】,了解更多白茶,岩茶的知识!

小陈茶事村姑陈,专栏写手,茶行业原创新媒体“小陈茶事”主笔,已出版白茶专著《白茶品鉴⁢手记》,2016年-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。